大山深处养路人——记金阳县养路段段长高云川

  • 2006-05-30 13:11: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   在层层叠叠的大凉山深处,在美丽富饶的金沙江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金阳。在金阳的崇山峻岭间,彩带般蜿蜒延伸的公路上,人们经...

  在层层叠叠的大凉山深处,在美丽富饶的金沙江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金阳。在金阳的崇山峻岭间,彩带般蜿蜒延伸的公路上,人们经常会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光着脚丫、挽着裤脚,双手刨着泥沙或推着公路上的巨石。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养路人,他就是金阳县养路段段长高云川。
  高云川,男,彝族,中共党员,云南省路南县人,1956年7月出生于雷波县瓦岗区。1975年参加工作在金阳县对坪区芦毛林村当知青,1977年入伍在北京军区51081部队服役,1981年1月复员分配到金阳县交管站工作,1991年任养路队队长,1993年任养路段段长、党支部书记至今。
  “我的办公桌和公路一样长”
  自从高云川复员分配到交管站工作那天起,就和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0多年。
交通,对于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金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金阳养路人肩上的担子更为沉重。金阳县养路段的17个道班、125名养路工人,担负着全县214公里省、县道公路的养护工作。由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养护工作难度较大。
  高云川对党有着特殊的感情,缘于他特殊的入党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高云川在部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他对党的忠诚和信念,也树立了他军人的作风和意志。在部队时,他曾获4次连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
他经常对身边的养路工人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天职,更是我们养路工人的天职!”
金(阳)洛(觉)公路是通往金阳烤烟基地的主干道。1997年雨季,正值烤烟烘烤季节,金洛公路务科至瓦池地段出现严重山体滑坡导致交通中断,生产用煤不能运进烟区,烟农焦头烂额。高云川向县委、县政府立下了军令状,在上级下达时限内通车。他顾不上病危的岳母,带领工人步行数公里赶赴公路受灾现场,指挥抢修公路。自己则光着脚丫、挽着裤脚,和工人们一起奋斗在稀泥里,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天上的雨不停的下,地上的土方不停的跨,他们就不停的抢修。正当公路抢修通车之时,他接到了岳母病故的噩耗,为了抢修公路,他却没能见上岳母最后一面。
  下了大雨,有了险情,别人都往家里赶,高段长却往公路上赶。1998年5月8日,金阳县境内出现罕见的洪灾,金(阳)对(坪)路全线中断,漫天的洪水冲毁了火地段3公里路基。高云川领着他的得力干将火速赶往现场,调查水毁灾情。由于山体滑坡时,大量的泥石流涌入金阳河,造成火地路段河床高于公路,原有的公路却成了洪水汹涌的河道,而洪流两边是猴子都站不稳的悬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掌握第一手水毁灾情材料,高段长不顾个人安危,把身子贴着岩边,抓住杂草慢慢的摸索着趟过漫过胸部的洪水。当走到水流湍急的河中央时,高云川突然晕水,被冲出了一丈多远,他情急之下抓住了水中露出的一段堡坎,才被同事救出了洪水。而就在当天当地,就有3名过水的人被无情的洪水卷走失踪。后来,有人说是高云川修的堡坎,救了他的命。
  看到高云川累倒在沙发上,疲惫不堪的样子,妻子王祖英心痛的劝他说:“老高,休息一天吧。”高云川对在县医院上班的妻子说:“你的办公桌只有几尺长,我的办公桌和公路一样长,我管的公路到哪里,我办公就办到哪里。”
“职工要稳定,领导不能搞特殊。”
  有一次下乡,记者恰巧和高云川同车,只见高段长不停的和养路工人打招呼,不停的向养路工人发烟。难怪职工们都说,高段长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最关心同志。
  高云川当了15年的养路段(队)长,早就该拿省道的工资标准,可至今都同职工一起拿着县道级别的工资。职工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处处为职工着想,能给职工争取的好处,就尽量争取,能为职工解决的困难,就全部解决。1992年,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幺米坨道班严重缺水,3名养路工人每天只好到金沙江里背水喝,金沙江里的水又浑又脏。高段长知道这一情况后,专门派车从春江乡运去了清凉的甘泉水。并给了1吨水泥,维修了幺米坨村的饮水堰沟,为职工和村民办了一件好事。短短几年间,高云川到处想办法筹措资金,为17个基层道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引来了自来水。
  高云川工作踏实,生活朴素,从不铺张浪费,除了接待客人外,从不进餐馆吃饭。每次下乡,他都买上蔬菜到道班煮饭吃,还经常为特困职工送去新鲜蔬菜。有时晚了不能回家,就和道班工人挤着睡。1998年,德谷沟公路改道,他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同工人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工地离县城只有9公里,高云川本可以回到县城的家里过夜,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他每天晚上都和十几个民工挤在一间工棚的通铺上。
  高云川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职工的事,就是他的事。无论职工有什么红白喜事,跳得最快的总是高段长。1991年7月的一天,高云川正在春江乡境内指挥推土机抢修水毁塌方路段,过路的司机捎信给他说,大沙坝道班班长颜杰在接推土机的途中,不幸摔到公路坎下死亡。高云川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后事。当高段长赶到现场时,颜杰的尸体躺在公路坎下的金沙江边,由于是凶死,围观的上百人既无一人料理此事。高云川叫上副段长石一日哈,他俩把颜杰的尸体抬上公路,亲自为颜杰同志收敛入棺。他的举动感动了职工,纷纷帮忙料理颜杰后事。
  高段长在工作中科学管理的同时,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实行机关干部包班制,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杜绝了工程中的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现象。强化安全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了公路工程的安全生产。他关心爱护职工,逢年过节,他都要慰问特困职工、退休工人。每年的中秋节,他都会给基层道班工人送去月饼和真诚的祝福。电站道班班长石少云说:“高段长下乡时,看见我们做什么他都帮忙,铺路、下路肩、洒水、除淤泥,样样都干,和我们打成一片。”他的职工没有违法乱纪的,没有吸毒贩毒的,没有上访告状的。在与其他领导干部交流经验时,他说:“职工要稳定,关键是领导不能搞特殊。”
  “公路是我的生命,我的所有。”
  公路是由无数的铺路石铺成的,高云川就是那最亮的一颗铺路石。在他的心中,除了公路,只有公路。
1997年7月上旬,金阳县发生特大洪灾,县城至芦稿的公路被洪水冲了20多个路基缺口,而全线中断。把参加高考、中考的同学和旅客阻拦在半路上,农民所需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也不能及时到位,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工作。高云川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为及时了解灾情,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修复资金,早日恢复公路正常运行。天刚蒙蒙亮,他就背上照相机、皮尺、标杆等工具上路了。他边走边看边记录,亲手丈量水毁塌方路段,并用相机真实的记录下了灾情。当他往返26公里,干完了工作回到家中时,已是深夜。他顾不上休息,连夜整理资料和汇报材料,第二天一早又踏上了前往西昌的道路。在凉山州公路局汇报灾情时,详实、准确、真实的资料,全面反映了金阳县公路受灾的真实情况,州公路局领导当场拍板,解决了水毁公路恢复建设资金。领导们都夸他的图片拍得好,特别是参照物找得好,角度取得好。
  他的妻子回忆说:“那天,老高半夜三更回家时,一进屋就急着找东西吃,全身上下全是稀泥巴,崭新的旅游鞋张开了大嘴巴,我刚买几天的新伞,被他当拐棍拄烂了扔在门后。”
  金阳,被誉为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地区。金阳养路人的辛苦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长期的养路工作中,高云川积劳成疾,患下了重病。
  2003年7月,高云川感到身体不适,全身无力,饮食减退。到了8月份,腹部和股部胀痛得厉害,每顿只能吃两口菜,喝一碗汤。9月5日,高云川到西昌出差时,同志们都惊讶的问他说:“高段,你怎么这样瘦?”。当时,他一点都不感觉自己瘦。当州公路局党委曹副书记看到高云川病得不轻时,马上和州一医院的专家取得了联系,确定了检查时间为9月8日。可正在这节骨眼上,9月6日晚,金阳河洪水泛滥,德谷沟电站至王家河坝路段多处路基被冲毁,德谷沟电站围墙外侧100多米公路被冲毁,洪水距电站围墙仅10多米。险情就是命令,高云川于9月7日早晨得知灾情后,立即赶回金阳。当他于当日下午4点到达金阳后,来不及回家放下行礼,直接赶到了受灾现场,调查水毁灾情,安排部署水毁抢修方案。
  9月下旬,高云川住进了成都华西医院,经检查,他的肝、肾肿大,肝有肿块,腹内有腹水,而且出现肠粘连,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高云川整整消瘦了30斤,体重以每天1斤的速度减少。在华西医院住院治疗10多天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严重,医院提出剖腹检查,高云川爱人不同意。于是,又转到内江,由他的岳父王仲才(王仲才,内江首批十大名中医之一)进行中医治疗。经过两个月的中医治疗,高云川的病情有了好转,他不顾岳父的劝阻,带上中药回到了工作岗位。从那以后,那装满中药的“茶”杯,却一刻也没离开过他。
  生病期间,高云川由原来的180多斤,降到了132斤。当他病危住院时,对去看望他的领导说:“我对公路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公路是我的生命,我的所有。”这不正是养路工人的心声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养路工人的成绩是汗水、泪水、血水,甚至生命换来的。
  2004年,金阳县养路段被凉山州公路局评为双优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段工会、路政中队分别被州局评为先进单位。
  高云川多次被评为州、县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党员。2004年,他被评为凉山州劳模。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