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县石榴产业实现“六化”

  • 2006-05-16 13:03:03   来源:   评论:0 点击:
  • 四川会理青皮软籽石榴以其果大、皮薄、粒大、汁多、核软、味甜、风味浓郁、品质佳良的特点,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的美誉,...

    四川会理青皮软籽石榴以其果大、皮薄、粒大、汁多、核软、味甜、风味浓郁、品质佳良的特点,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的美誉,已成为国内六大石榴主产区之一,其产品销往台、港、澳、北京、哈尔滨、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的致力打造下,会理石榴实现了“六化”,促进了县域经济、生态、社会的良性发展。
    一、石榴基地建设实现了规模化。多年来,为了发挥会理地方石榴品种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该县把会理石榴生产列为会理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科技的支持下,石榴生产种植地区由1981年的1个村、从业人员200多人发展到2005年的4个区、22个乡、102个村、从业人员18万人;栽培面积由1981年的600亩发展到2005年的13万亩;果品总产量由1981年的10.5万公斤发展到2005年的6800万公斤,石榴产值1.7亿元。
    二、石榴基地生产已实现产业化。随着石榴生产规模扩增,品牌声誉提升,外销市场开拓,会理石榴由单一的基地生产转化形成石榴产业。石榴生产有力带动了县内餐饮业、娱乐业、旅馆业、运输业、包装业、复合肥厂、毛竹种植等产业的发展。石榴果品营销季节,城镇居民、农村非石榴种植户等1万余人参与石榴流通中介或营销服务,参与者的收入在2000元—30000元,有效增加了城镇居民、农村非石榴种植户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三、石榴生产管理实现科学化。在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科学研究策划下,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会理石榴基地的科学布局。县农业局非常重视和加强了石榴产业区的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多方争取资金,采用田间现场培训为主,以会代训为辅的培训方式,每年培训农民达10万人次;根据石榴生产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了高产栽培、病虫防治、贮藏保鲜、节水栽培、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等课题试验研究达100多项,为产业发展贮备了技术;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块,逐户逐人指导,使石榴生产者掌握各项技术;组织科技人员编印《会理石榴栽培管理技术》、《会理石榴周年管理历》等技术资料20余万份,为技术推广提供了载体;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和新技术,石榴配方施肥面积达8万余亩,软管浇灌面积达10万亩,安装频振式杀虫灯600盏,石榴果实套袋2万余亩,地面覆盖反光膜400多亩,地面树盘覆盖2万余亩,石榴综合防治面积10万多亩等。通过艰苦细致地科技推广普及,全县实现了规划布局科学化、种植开发机械化、生产管理标准化、产后服务市场化,促进石榴产业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化到现代管理模式。
    四、石榴果品实现了品牌化。组织石榴果品参与各类评优展示活动,借助各类新闻媒介发布市场信息,不断提高会理石榴知名度,实现了果品的品牌化。其中:1987年会理青皮软籽石榴品种通过国内专家组鉴定,认定为“国优”水果良种;1990年经农牧渔业部分析化验鉴定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同年被指定为“十一届亚运会”征集果;1995年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评为“名牌产品”;同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认定为“绿色食品”;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再次获得“名牌产品”证书。同年会理县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石榴基地县”和“四川省石榴特产之乡”;200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石榴之乡”称号,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使用证书。2004年通过农业部南亚热作处评审认定为“农业部南亚热作水果名优基地”。200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会理石榴”商标。
    五、果品市场营销基本实现网络化。石榴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市场为导向,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发展的理念。县政府安排资金,于2001年在县城以南建成了“会理石榴一条街”石榴专业批发市场,全长2.1公里,由中心批发市场和周边批发市场组成,整个市场内有经营门面258间,总面积15000平方米,设有15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作为信息收集发布平台,为石榴经销商及时提供供求信息,市场集石榴果品批发、包装、运输、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为一体。市场由业主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石榴一条街现有省外客商250余户,当地经营户50余户,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在200万斤以上,年交易量8000万斤,年交易额9000万元。县、乡、村石榴专业协会采用“商家+协会+农户”的形式构建了放射状营销网络。县农业局利用“会理农业信息网”及个人信息网页,在互联网上开展营销。同时有一批石榴经纪人在销售季节穿梭其间,从而使会理石榴果品市场营销实现了网络化。
    六、石榴产业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一体化。会理石榴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18万人致富奔小康的必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建设会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产业。截止2005年,石榴产值1.7亿元,全县18万果农人均产值944元,人均增加纯收入566.4元;石榴销售收入5000元—1万元的农户2701户,1万元—10万元的农户1034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42户。例如:鹿厂镇铜矿村栽种石榴达8790亩,石榴生产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后,已投产近5000亩,果品年产量达到525万公斤,产值1078万元,人均产值1万余元,全村240户中,收入上万元的有220户,其中10万元25户,30万元的3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80%以上农户安装了电话,闭路电视普及率达100%,70%以上的农户安装太阳能洗浴设备,全村的公路里程总长达80公里;富乐乡富乐村农户毛兴贵产果53万斤,收入42.5万元;爱民乡红拉村农户张天洪产果18万斤,收入30万元等等。
    会理石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宜农荒山荒坡的水土保持,使13万多亩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土地变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土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会理石榴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绿色健康的水果,丰富、改善、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同时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