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不是狂欢节的狂欢节

  • 2007-07-31 19:38: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 节日,是民族的盛典。在中华民族这棵大树上,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节日风俗而大放异彩。  火的民族   我国最初一代文明是被火的光芒照...

      节日,是民族的盛典。在中华民族这棵大树上,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节日风俗而大放异彩。
     火的民族
     我国最初一代文明是被火的光芒照亮的。远古先民对火的蛇舌似的火焰及其热破坏力感到神秘敬畏。后来,通过实践和认识,人们不但用火驱兽除害,照明煮饭,而且用火改造工具,把农业从中分工出来,实行刀耕火种,发展了原始生产力。因而,中华民族都崇拜火,彝族尤视火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火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或跨越,并在“火把节”杀牲备酒,“以火为祭”。因此,也把“火把节”称为“祭火节”的。
   “火把节”的一则传说,充分地说明了彝族崇拜火的全部内涵。
    “火把节”,彝语叫“都宰”。“都”是火,“宰”是“赔偿”的意思。相传远古时候,天神恩梯古兹经常遣天使则库血夫到下界收缴租税。则库血夫趁机敲诈勒索,鱼肉彝民。一天,他撞到斯惹巴果家催粮要银,见斯惹巴果不在家,便蛮横地要饭吃,要酒喝,还扬言要摔死斯惹巴果。则库血夫吃了两口掺和了金银的饭,先后掉了三颗牙,知道斯惹巴果比自己硬,便惊慌地逃进了大森林。后来,被斯惹巴果杀死在树洞里。天神因此而大发雷霆,放天虫下界吃庄稼。云雀看到人间受难很伤心,甘愿从中调解,向天神赔偿“人命金”。人们把家里的金银全收尽了,还差9两银子9钱金。正当人们无计可施时,斯惹巴果想到神火。他带领人们点燃火把,烧死了天虫,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力的角逐-民间传说的体育活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节日。这一天彝族腹心地   的凉山到处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人们穿红着绿,男戴细篾精编的红缨斗笠,女打黄油布伞。阳光透过金斗笠和黄布伞,给小伙子和姑娘们黑红的脸膛镀上一层明快和鲜亮的黄边,显得格外漂亮。松林阴处,卖成衣百货的外地客商,卖水果、皮张、山货的本地彝胞,卖小吃的城里商贩,在忙碌交易之余,不忘瞟上几眼竞技场上的较量;在吆喝叫卖声中,常常有为同乡好友助威的呐喊惊呼。
     ----彝族摔跤活动有两种:一是腰拴红布带,双方拉布带抱腰、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使双肩着地为胜,这叫“格”;一是拉手、抱颈、跌腿,将对方摔倒为胜,三战两胜为赢。对获胜者,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辈子敬三杯荞麦酒,并赠送“卡把”奖品。
    - ---斗羊比赛有一种幽默感和滑稽感。两只公绵羊高昂着头颅蹒跚而来,当发现敌手后飞奔向前,“嘭!”一撞即分,各自退回起跑处。如是再来一次两次以至数十次。斗到后来,两只羊或者挨挨擦擦,握手言和,或者昏头昏脑,不分胜负,别有一番风趣。摔跤、赛马、斗牛、斗鸡等全是雄性力的角逐,是民族内在活力的勃发,是进取的火与酒的碰撞,是拓荒的倔强与聪敏的雕塑。
     ----“朵乐荷”选美
    “‘朵乐荷’选美”,是“火把节”活动的高潮。
  “朵乐荷”是彝族民间一种舞蹈。常常是二三十个姑娘围成一圈,每个人一手打伞,一手拉着别人手里的花帕,边唱歌边转圈跳舞。每一圈人中都有一名公推的美女“火把姑娘”领唱领舞。进入“朵乐荷”选美场的都是刚刚换下童裙的少女。按照彝家的规矩,姑娘长到十五六岁,就要将红白相间的童裙换成中段为红、黑、蓝三色的少女长裙;就要将独辫分成双辫盘在绣花帕上;就要取掉穿耳的篾梗,戴上耳环和坠子;就可以竞选“火把姑娘”谈情说爱了。
     这天晌午,有趣的斗鸡还没有完,一对对公鸡立冠昂首,跳着飞着,啄逐争斗,那些打伞的姑娘再也坐不住了。她们悄悄站起来,理理盛装,拍拍灰土,你用小圆镜照照,我用月亮梳刮刮,然后抿嘴一笑,溜下坎去。不知不觉间,草坪上就有了二三十圈跳“朵乐荷”舞的旋转的“飞碟”,远远看去像黄色海洋上一圈一圈涟漪和漩窝。那些自动充当“评选委员”的长者就在这些漩窝之间转悠,或入木三分地察颜观色,或交头接耳地品头论足。姑娘们也不是含羞草,照样安然地婀娜起舞……

     ----火的颂歌
    “节之日既夕,所在人口,同时燃树,入室遍照田以祈年,樵牧渔猎各照所适,求利益大光明中”。(许印芳《星回节考》)那千村万寨熊熊燃烧的火把,像银河繁星缀满茫茫苍苍的山岭;像蜿蜒的金龙奔向蛙鸣不绝的田野。人们在火里欢呼,火里跳跃,火里歌舞。老辈子在火圈里,撒香灰泼火,给青年达斯儿童阿依们“送福”;小伙子在火海里摇动火把成圈成龙成花,火熄了,便趁机去和“火把姑娘”接火,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有的小伙子和相爱的姑娘同手高擎火把,志同道合迎接光明。到达预定地点之后,集中所有火把成一大火堆,冲天烟火烧红了半边天。人们围着大火歌舞达旦。在山野里狂欢的少男少女们一起舞蹈。表现出了一股摧枯拉朽的伟大,在胸臆间涌起一阵神圣的感觉――
     ----火的崇拜
     火,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如水孕育了生命,是火造就了人。美国民族学家摩 尔根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氏族部落实地调查后,写出的《古代社会》一书认为,人类的童年时代,把鱼类当作食物并获得用火的本领,由生食变成熟食,使人类的发展起了飞跃的作用。有了火,人类才开始了自己童年。恩格斯说过:“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面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没有火,人类熬不过冰天雪地的严寒岁月;没有火,人不会有平整的牙齿、沉甸甸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农业的起源离不开火,原始时期的基本生产方式就是刀耕火种。所以从燧人氏到黄帝、炎帝都和火有关系。我国和世界上许多民族流传至今的关于火的禁忌和风俗习惯,不少也有原始社会对火崇拜的痕迹。然而,把对火的崇拜神圣化,并以节日的形式加以固定,和预祝丰收相结合,甚至视为“小年”,这只是我国西南藏缅语系的几个少数民族才是如此,其中又以凉山彝族为最。
     彝族称火为“莫都”,考究起来,反映了对火的认识过程。“莫”意为“雷”,“都”为燃、引燃之意,“莫都”即火是雷引生、燃起的东西。彝族又称雷为“莫子”,意即“响的火”。远古时候,雷电是最原始的、也是唯一的火源。因而凉山彝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这样叙述火的来历:“天上坠下一个火球,掉在恩接介列山,燃起熊熊大火。九天烧到晚,九夜烧到亮。白天烧得黑烟滚滚,夜晚烧得火光闪闪。天是这样烧,地是这样烧,为了创造人类燃,为了诞生祖先烧。”彝族的另一部史诗《阿细人的先基》中说:“折了些小树枝,拿出撬老树,撬着撬着,撬出火来了。”“人们有火,会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凉山彝族一直保持着古老的取火法,即摩擦生火。以火镰、燧石互相击撞,溅出火星,引燃草绒。保存火种也有一套古老的办法,剥下树皮捶绒,接在 成长绳,挽成圈,点燃后随身携带,外出打猎放牧随时可用。居家留火的方法是,用火灰把火盖起来,或在火堆里埋入疙瘩柴,让其慢慢燃。
     火与生产、生活、生命密切相关,彝族对火有自己特殊的认识和感情。火是炊具。过去家用品烽,烧烤食物不需要锅、碗、瓢、盆,是最简单省事的烹饪方式,肉类、薯类、玉米、荞粑,都可直接烧熟。火是衣被。凉山冷,以往生产力水平低下,缺衣少被,因此,白天抗御严寒,晚上和衣而眠,全赖火堆和火塘。火是肥料,“火不烧山地不肥”,过去刀耕火种,播种靠放火烧的草木灰作肥料,牧场要烧后来年才草肥牛壮。火是武器。在冷兵时代,人与兽斗、家支间打冤家,火极具杀伤力,是战斗的利器。火是光明。夜里,屋内做事,屋外行路,少不得的是松明,离不开的是火把。沉沉黑夜中,见到了火光就见到了希望。火是圣物。彝族认为火能净化一切肮脏、污秽之物。祭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火里烧一块小石头淬水冒蒸气时在上绕一圈人,就是凝聚人们轴心。火是“生死之交”。彝谚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一个人生也离不开火,死也离不开火。

      基于对火的这些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谷。彝族认为,“汉人敬官,彝人敬火”,“所吃所喝的食物先拿给火看,所说所讲的话语对着火说”。对火绝不容许玷污、亵渎。做饭、烧火的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任何人不可跨越,跨了不吉利。孩子跨了,会“一生饿肚子”。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用后熄灭时,只能用手压熄,不能用唾沫灭掉,在家要挂在屋上方。野外用完火后,不得打散火堆,必须挖土阴盖。老人们说,把火打灭,用脏水灭火,特别是把小便撒在火上,那是对火的不敬和冒犯。有些地方遭火灾时只能说“遭水灾”,而不能说“被火烧”。人死后,死者从家里抬到火葬场时,要在家里点燃火把,在遗体前引路,这表示,把火送给了死者。死者跟火一起走了,灵魂就得到了安抚。死者在光明、温暖、纯净的火焰中消逝,避免了埋在土里腐烂,暴露地面被鸟兽啄食,对活着的人来讲,是心灵的纯净和宽慰。史书载,彝族先民古羌人被俘,不怕苦刑,唯“忧其死不焚也”,可见心理上对火是何等尊崇、亲近。日常生活中也是有一些与火相关的俗语。“像一堆滚滚冒烟的死火”,还有“死时连一堆火都得不到。”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但追溯文化渊源,可以说都是火的崇拜。火把节实际上是彝族古老的祭火节。
     ----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有句谚语: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
  凉山彝族音乐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怀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羊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腔山歌、儿歌等。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所地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北部圣乍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民族、地区的韵味十分鲜明。
     凉山彝族民间乐器丰富多彩,音调优美动听。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从《礼记》所载女娲“承伏羲制,始作笙簧”的原始乐器口弦、葫芦笙,与骨笛、骨哨有渊源的“及嘿”(竖笛),到古代羌族灯的马布、游牧时代牛角胡,到近代的月琴、唢呐,活脱出一卷民族乐器史。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竖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簧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有时旋律完全在泛音上进行,本音为其固定音,形成非常优美的复调音乐。“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是彝族人民对乐音熟悉和钟爱的切身感受。    因此,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往往用口弦来诉说自己的心曲。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比如,布拖一带过火把节妇女们唱“都火”时,常常伴以手拉手围圆圈的动作,边唱边舞,舒缓优美。婚庆时,妇女们往往边唱边舞动披毡。民间艺人吹奏葫芦笙,常有踏脚、对脚、抬脚、下蹲和转圈的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节奏鲜明。彝族舞蹈可大体分类如下:宫廷舞:从一千多年前南诏王朝宫廷到以后历代土司都有这种舞蹈。如献礼舞、扇舞、孔雀舞、蛇舞、迎宾舞等,风格和缅甸、泰国的舞蹈很相似。但目前在凉山已没有流传了。祭祀舞:是祭祀祖先时所跳的古代风格舞蹈,至今犹存。老年人和最爱尊敬的人死后,年轻人手持宝剑,跳起动作灵敏的舞蹈,作为庄严隆重的悼念。征战舞:是从古代战争撒杀动作脱胎而来的娱乐性舞蹈,如钢叉舞、盾牌舞、刀舞、狮子舞,动作雄健有力,多属男子舞蹈。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披毡舞、芦笙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此外还有产生于迷信职业者毕摩、苏尼送鬼、跳神动作的铃鼓舞,表现老鹰抓小鸡的儿童舞等。

      在这一肥沃的民族艺术土壤里,凉山歌舞团茁壮成长,走向世界。凉山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快乐的诺苏》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1994年被评选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其脍炙人口乐曲,曾在亚运会、奥运会上响起,并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始奏曲,一直风行不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的舞蹈《阿哥追》、《红披毡》和歌曲《马儿哟快快跑》等,曾被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调往北京演出,演员们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舞蹈《喜背新娘》,其妙趣横生,就令国内外耳目一新。在马耳他演出时,塔博恩总统观后,当即高兴地走上舞台,紧紧拉着凉山歌舞团演员的手,风趣地说:“看来世界上都是男人追女人,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穿红裙的幺妹》,在四川省首届歌剧调演中独占鳌头。这个团承担起国际文化交流重任,先后出访土耳其、希腊、马耳他、英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舞蹈艺术节等活动。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体”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炼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篝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这是历史上的民族风情,也是如诗如画的今日凉山。
    ----彝族服饰多姿多彩
    凉山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凉山牛羊较多,过去又与外地交往不便,形成服装中皮、毛制品不少。
  男子多蓄发椎髻于头顶,彝族称“字尔”或“字木”。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装束。男孩在四五岁时,头前顶留一块方形的头发,认为它能主宰吉凶祸福,所以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触摸、戏弄。因此汉语称其为“天菩萨”。大多头上缠着青蓝色棉布或丝织头帕,头帕的头端多裹成一尖锥状,偏竖于额前左方,彝族称为“兹提”,汉语名“英雄结”。青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无须为美,从年轻时起就常将胡须拔去。男婴左耳穿孔,稍长即戴耳环。成年男子戴黄色蜜腊大石耳珠,上有红色小珠相衬,下有流苏悬 。头上有时戴竹制小斗笠,既可遮荫,也有装饰作用。彝族男子上衣大襟右衽,紧身,窄袖。一般均为浅蓝、深蓝、青等颜色,多用棉布制作。前襟、项背、袖口挑有花纹。依诺(凉山东部)、圣乍(凉山中西北部)地区的青年男子上衣饰花,艳丽与女服同;中老年男子衣服差别不大,只是较宽大些。最富特色的是所地(凉山南部)地区的男子上衣,以盘扣为装饰,彩边扣攀长达10来厘米,排列右侧,有的甚至从前腹至后背,或等距密排,或三两根组合排列,纽扣为金属质品,硕大闪亮,盘扣点缀素色服饰,独具风采。下装一般为浅蓝、深蓝、青等颜色,有的还在裤脚上扎有花。裤脚展开宽达一二米;所地地区的小裤脚紧马裤,裤脚小到刚能进脚;圣乍地区的中裤脚介于者之间,裤脚展开宽六七十厘米。肩胸斜挎佩带(古代用于系战刀),佩带用皮条编成,红布滚边衬里,上镶白色大小海螺骨片。腰束空布带,并带鱼肚形花纹短刀或麂皮腰带。青年人外出时多挎方布包用于盛物,包面及背带多刺绣。男子常以避邪之物象牙、麝香、野猪牙、虎爪、白熊爪等为胸饰,经过毕摩(巫师)所的符咒布包(红色或蓝色),则人人皆有。戴金、银、铜、石料戒指,富者戴银手镯或铜手镯。

      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直于脑后。八九岁时,将单辫盘于头顶四周,辫尾缀以红色棉线,辫上有时扣以弓形小木梳为饰。出嫁时则分梳双辫,交叉盘压在头帕上。如尚未出嫁而已达成年期者,亦可择日分梳双辫。圣乍地区青年戴红里青面双层绣花头帕。依诺地区是一二米蓝布折成数层顶于头上。所地地区是一长条青布,花线扎边,折戴头上。三个地区都是生小孩后将帕换帽。圣乍、依诺地区换为荷叶形夹帽,所地地区换为竹架青布圆顶帽。也有黑色长布缠头的,布约3厘米宽,盘绕头四周,盘出10厘米左右。突出愈大者愈贵,如过去黑彝贵族女子,不分成年与否、生育与否,均通用。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挂红绿珠,大如豌豆,以铁丝串四颗成一串,长三四厘米,系红色棉线穿于耳际。或戴红色石质小圈,用线穿入圈中,分挂耳际。成年或梳双辫时始戴耳环。耳环为珊瑚、银泡、石料耳珠,玉、贝、银耳牌。大都为圆星形。银质或铜质的式样较多。最普遍的是三合式或四合式联合花苞,中嵌料质红豆。旧时黑彝族黑彝贵族女子常带倒形花蒂式,下垂用银丝编成细带五条,每条尾端有圆坠,摇别致。衣领是单独的一条,不和上衣相连。上缀有银铂泡花,前面正中扣连处有一长方或梅花形领牌。
     妇女上衣毛、棉、丝制、钭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有的饰以盘扣,用彩色丝线缠绕,形状各异,颇具匠心。甘洛彝族女服中襟为多,独具风采。圣乍地区的兔圈雪白的兔毛,华美富丽。妇女多着百褶长裙,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童裙裙短,一般为两节,腰小摆大。成人为三节,上节为腰,中节直桶状,下节成细密褶纹。长裙的特点在于下节的层层皱折,所以俗称“百褶裙”,以多褶为贵。旧时裙式长短与身份有关,黑彝女子长裙 地,行走时尘土四起,以示尊贵。所地地区羊毛裙质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状窄长,红色,下节蓝色细褶均匀齐整,其下横间以红、白、黑红条纹,色调和谐,再下是青色,膝盖处百褶四散,成喇叭状。行则褶皱闪动,轻盈飘逸。彝族妇女以针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为胸饰。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衬以不同包布缝成。上端开口,缀五色飘带,挂于左方腰际,实用又美观。腕饰以金、银、铜、玉、石质手镯,戴金银或石料镶金银马鞍形、猫眼形指。贵妇人还佩戴金、银、铜质链、锁、坠等头、胸、背饰。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披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捻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擀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羊皮披毡选5只皮毛一色的小羊养3年,尾部一截的毛始终不剪,其余部位每年剪三次,三年后宰羊缝衣,从颈至尾刚好是披毡的长度。这样长毛15厘米、短毛3厘米,披时毛朝外,下部一圈长毛,厚重而颇有气势。
     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可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雅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富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天象图、有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金、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錾刻、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