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彝族山寨走出的名牌

  • 2008-04-07 22:21: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   从彝族山寨走出的名牌——四川豪吉集团20年品牌战略铸就辉煌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火把节发源地。世纪之交,...

  从彝族山寨走出的名牌——四川豪吉集团20年品牌战略铸就辉煌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是闻名世界的中国火把节发源地。世纪之交,在这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崛起了一个让世人瞩目的现代化食品企业集团、中国鸡精行业的开拓者———四川豪吉集团。从一个小作坊厂到今天走出山门闯荡国际市场的大型食品集团,从40名员工到今天拥有5000多人的队伍,从隐居彝族山寨到今天在全国同行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绿色食品荣誉称号,豪吉集团已成长为业界一支领军企业。

  “三曲”唱出振兴之路

  1987年,豪吉集团的前身四川普格县味精厂背负120多万元的债务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28岁的公司创始人严俊波受命于危难之中,率领全体员工唱出了企业发展的三部曲。

  第一曲:唱“山歌”。严俊波一上任就从两条战线施展韬略:一是清产核资,补发员工工资,调整职工队伍。二是立足山区资源优势(3165.460,174.04,5.82%,吧),进行生产技术创新。1987年,豪吉集团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包鸡精,当时在国际上只有瑞士和美国生产的两个鸡精品牌。鸡精作为味精的换代升级产品,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在严俊波的带领下,豪吉集团不断着手技术攻关,经过上百次实验,独立研发出了可满足国内原材料生产的设备,并于第二年投产,普格味精厂因此扭亏为盈。

  第二曲:唱“国歌”,即靠质量标准走出大凉山谋发展。随着豪吉鸡精的走红,严俊波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国市场。严俊波认为,高质量的产品是赢得市场的前提,高品质依赖于严格、到位的管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豪吉集团从原料准入、生产过程、标准计量、质量检验、销前看包装5个环节着手管理,并向消费者承诺:豪吉鸡精的主料一律使用高山上农家自然放养的乌鸡、高山鸡,产品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不使用抗结剂和防腐剂。在生产过程中,豪吉集团从切断污染源、控制污染源和处理污染源3个方面入手,实行绿色生产。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100%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尽可能地做到循环利用。在包装上,豪吉集团追求精确计量,保证不超出万分之一的误差。这种环环相扣的管理有效地保证了豪吉鸡精的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豪吉集团还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继鸡精之后,针对细分市场进行研发,先后开发出了豪吉牌鲍鱼鸡精粉、松茸精、鲍鱼松茸粉等一系列适销对路的调味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005年9月,豪吉鸡精凭借过硬的实力赢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和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因此大幅提升,并在消费能力强的优势区域显示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营销渠道也因此得以拓宽和稳固,经销商的信心明显增强。

  第三曲:唱“国际歌”,走上世界大舞台。2001年8月,豪吉集团成功地与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瑞士雀巢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了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如今,豪吉鸡精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40%,并启动了面向世界各大洲的营销策略。

  营销创新获得新动力

  成功的营销是豪吉集团不断前行的另一动力。

  在营销理念上,豪吉集团不主张“赢—输”的竞争手段,倡导双赢的竞争方式,主张在博采众家、取长补短中提高自己,努力谋求与竞争对手联手发展、和谐共生的市场环境。在营销体制上,豪吉集团认为传统的营销体制虽然辐射力较强,但控制力不足,对市场信息反馈迟钝。为此,豪吉人推出了新的“扁平式”市场营销体制,即在地区设立销售中心,通过增加网点增强营销辐射力,实施营销总部直接调控的管理办法。在营销关系上,豪吉集团针对传统的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交易上、比较脆弱的现状,积极谋求创新,推崇战略伙伴关系,力求把“你我”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

  在广告创意上,豪吉集团也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00年其敏锐地意识到提倡绿色消费文化的时机已成熟,及时地推出了“绿色调味品,幸福好家庭——豪吉鸡精”的广告语;2004年,随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及时再造了延续5年的广告语,发出了“豪吉鸡精——中国味道,味道中国”的声音。

  “容”文化下打造产品内涵

  产品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产品的信使,两者所承载的品质和信息必须相得益彰,才能使开发出的市场得到巩固,才会有企业和产品的美誉,赢得客户对企业和产品的忠诚。严俊波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于企业具有水滴石穿的渗透力和潜移默化的凝聚力。

  在发展过程中,豪吉集团逐渐架构起了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文化体系,确立了“豪吉与您心连心”的企业精神,并将之浓缩成一个字“容”,即容东西南北消费者的口味,容消费者所提出的各种意见。同时,推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产品质量文化,提出了“三不亏”理论和“两不”承诺,即“不亏国家,不亏员工,不亏合作方”和“在企业困难时不过分依赖国家,在企业富了时千万不忘国家”。在用人方面,豪吉集团坚持有容乃大的原则,从不轻言辞退,主张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严俊波说,未来的豪吉集团将立足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产品深加工,以科技创新为钥匙,开启可持续发展的致富大门。目前,豪吉集团以半高山马铃薯和苦荞麦为原料的淀粉深加工项目正在西昌、普格、喜德、昭觉、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紧锣密鼓地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加工转化100万吨鲜马铃薯、3万吨苦荞麦,可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10年,豪吉集团有望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年利税达6亿元。《中国质量报》

□ 缪 建 本报记者 龚志伟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