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山乡新变化

  • 2008-01-16 12:41:43   来源:   评论:0 点击:
  • 近年来,我先后5次随部队到四川凉山驻训,每次都感受到彝族山乡的新变化。 2002年夏,我第一次走进凉山,被当地彝族群众的贫困和闭塞所...

    近年来,我先后5次随部队到四川凉山驻训,每次都感受到彝族山乡的新变化。
    2002年夏,我第一次走进凉山,被当地彝族群众的贫困和闭塞所震撼:因海拔高,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土豆,农民只能以土豆为主粮,大米饭是过年过节才有的“大餐”;农民家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话;农民买不起衣服,还在用古老的手工方式织布缝衣……

    2003年和2004年,我又两次到凉山驻训,发现彝乡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村通”工程使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每个村寨都有了电话。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很多人家建起了沼气池,做饭不再砍柴烧火。千百年来从没有走出大山的彝族村民,开始有年轻人到外地打工。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衣着鲜亮了,乡镇街上也有了网吧和宾馆。

    2005年到凉山驻训时,变化更多了。部队驻训所在的偏远山区里,竟也竖起了联通和移动的信号发射塔,山村农民用手机已不稀罕,城乡公路也都修成了水泥路,路上的摩托车多了起来。

    去年9月,我再次来到凉山,遇到了前些年曾资助过的失学儿童日果。记得原先他家很贫困,吃饭穿衣都困难,根本无力供他读书。这次见面时,日果告诉我,如今他读书不用再交学费了;因为免除了农业税,家里也不用交“公粮”了;他爸爸还去了北京打工,每月可寄近千元钱回家,他不用为上学发愁了。

    金秋时节,彝族乡亲正在收获李子。村民阿依子木指着自家门前的果林说,这片果林每年可创收近万元,家里还养了20多头羊,儿子又去了广州打工,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村长阿都拉火带我们参观村民居舍,很多彝族乡亲都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土坯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驻训年年上凉山,彝乡面貌年年新。当我向彝族乡亲表达为山乡变化感到的由衷喜悦时,阿都拉火村长竖起大拇指,连声说:“感谢党的领导好,是改革开放开通了彝家的金光大道!”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某部)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