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西昌人”的卫星情结

  • 2007-10-26 17:43:25   来源:   评论:0 点击:
  •  老王,今天下午‘嫦娥’就要‘奔月’,看报道好象西昌的天气不太好啊。24日一大早,机关里的同事们都在议论着嫦娥一...

 “老王,今天下午‘嫦娥’就要‘奔月’,看报道好象西昌的天气不太好啊。”24日一大早,机关里的同事们都在议论着“嫦娥一号”即将发射的事。

  “没问题!”王波胸有成竹地说。尽管已经离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快20年了,现在烟台某机关供职的王波仍忍不住把那个举世瞩目的地方亲切地称作“我们沟里”。

 
  “我们沟里”的年轻人

  1978年王波刚刚参军入伍,就被分配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宜宾跟踪测量站,1983年从重庆某军校毕业后,他成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通信总站负责无线通信的一名技师,在那个距西昌市五六十公里的大凉山峡谷营地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西昌是我们基地的总部所在地,尽管那时经济还很不发达,但仍被我们向往地称为‘首区’,我们所在的大山深处荒凉贫瘠,所以叫做‘沟里’。”“沟里”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沉闷枯燥,工作之余,王波和战友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星期天步行去四五里外的沙坝“赶场”。“赶场”类似赶集,可以从周边山上下来的彝族人(战士们称其为“老彝胞”)那里买回当地产的栗子、新鲜的鲫鱼打打牙祭,偶尔在家属来探亲或老乡聚会时买上一只山鸡,那便是难得的珍品了。有一次去测控站的同学那里吃到的鲜美异常的“鸡纵蘑菇”,是王波至今认为无可匹敌的美味。

  说起“沟里”的闭塞,王波讲了一段故事:发射基地建设时期,部队的一辆翻斗车从山下拉沙子进山,到了工地,翻斗反转,将沙子倾倒而出,只见沙子中齐齐伸出四根手臂,司机大惊,下车查看,却见两位“老彝胞”自沙堆里钻出,顾不得扑打身上的沙,点头抱歉地说:“对不起啊解放军同志,把你的车踏翻了。”———从未见过翻斗车的“老彝胞”,竟以为车斗是被自己踩翻的!

  亲历数次卫星发射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就是从‘我们沟里’发射上天的。”王波自豪地说,当时他就在发射基地的通信车里执行着无线通信保障的重要任务。“激动和振奋是有的,但并不像人们看电视直播时倒数着‘10、9、8、7……’直至升空刹那的狂喜,因为在真正的发射之前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作为身在其中的一名技术人员,心中只有周恩来总理给航天人提写的那十六个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1985年底,王波所在部队奉命去贵州省凯里回收一级火箭脱落的磁记录仪。在崇山峻岭间,他们通过雷达定位,基本确定了磁记录仪所在的大概范围,正要深入大山腹地继续搜寻,晚上十一点多钟,一位山民跑来,问:“你们写的可是真的?”战士们问了半天才明白:这位山民在住所附近捡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磁记录仪,故来询问,上面所写的“如群众捡到,请立即上交,可得三百元奖励”是否属实。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位山民立刻跑回家,把捡到的“宝贝”交给了部队。在凯里期间,王波接到了自己的儿子在烟台降生的消息,在数千公里外的大山深处,他只能默默地为妻儿祝福。

  王波记得,在那次同步卫星发射时,临近最后的时刻,发射塔上空依然是黑压压地乌云一片,火箭升空会受到影响,发射时间因此推迟半个小时。20分钟后,只见厚厚的云层像是被人用手慢慢扒开了一条缝隙,时间到,随着“点火”一声令下,火箭稳稳飞起,从云缝中钻了过去!王波不禁为如此精准的气象探测技术击节赞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前天,当一位同事对“嫦娥一号”升空时的天气表示担心时,王波说起了这段往事,满有信心地说“没问题”。

  24日下午18点05分,王波和千家万户的人们一样,在电视机前目睹“嫦娥一号”冉冉升空,与别人不同的是,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是那样地熟悉,熟悉得仿佛20多年的时光并未流逝,他又回到了西昌,回到了那片光荣与梦想之地。 闻歌

 

相关热词搜索: